close

終於在計畫、被打槍(不要問我是誰)、怎麼樣都一定要去的決心之下,我的津橋、愛丁堡以及穿插倫敦之行終於成行。長達三個星期的時間我不能浪費,最好的辦法就是每天寫一篇遊記,強迫自己記住旅途的點點滴滴,順便讓大家羨慕一下,嘻嘻。

 

第一夜很混亂的在時差中度過,一到住處就完全昏迷過去的我只記得到達牛津的時候,它用很情緒化的大雨歡迎我,朋友說她已經住了一個多月,一向都是溫柔的細細彌雨,從來沒有這麼恐怖像是用臉盆倒的大雨,我只能說阿牛的歡迎儀式有誠意得讓從亞熱帶飛來的我全身發抖,完全不能明白為什麼每次我自己去旅行就一定會碰到傾盆大雨(是上帝懲罰我拋家棄貓嗎?)。

 

有別於上次淺嚐即止的一日遊,這次我有非常專業的地陪娓娓道來每一個學院、每一條街道的故事,真是大開眼界的深度旅遊。早上我們到位於Covered Market的Brother's Coffee吃完早餐(很可愛的店,牆上寫滿關於咖啡的短句)。這家店用的都是當地生產的新鮮食物,有機咖啡,還有每天不同的主廚特製濃湯以及沙拉,是當地學生老師最喜歡去的早餐店之一。(食物容我之後再介紹)

 

關於Covered Market的故事要從牛津的歷史說起,最初牛津原本是一個一個單獨的學院,非常高傲的自己招生、自己養院士和工作人員;但是在某個天雷勾動地火的不知名時刻,這些鼻孔朝天的學院們發現它們必須要團結在一起,才能在英國眾多學校中脫穎而出成為最高學府,所以在13世紀時這些學院共同成立了牛津大學(把它想像成美國聯邦政府比較好理解,旗下有五十州,自己有自己的法律和州政府),但是自行其事的歷史由來已久,即使是已經成立了共同大學它們還是很有現代意識的各管各的財產(就像現代夫妻各自有帳戶一樣),因此整個牛津其實被劃分了很多區塊,每一塊都被不同的學院擁有。 1774年11月1日開幕的Covered Market是Lincoln College眾多財產之一,很有個性的學院們完全不在意這些商店是否賺錢,學院依照自己希望街道上有什麼樣的風景決定租給什麼店家,有些開在巷弄中的雜貨店一看就知道沒生意也付不出房租,但是學院還是硬生生的順著自己的喜好而支持這些店家繼續做下去,全世界大概只有英國的牛津可以這麼詭異的無視於實際收益操弄街景,如果在美國可能早就滿街麥當勞肯德基滿天飛。

一樣妙的是同樣很有個性的牛津市政府,收垃圾的工人還可以因為過重而拒收垃圾,那同理麥當勞不應該賣東西給體重超重的人,海咪咪買內衣因為用太多布料應該要付兩倍的錢(我一直覺得跟她們花同樣的錢買體積少一半的布實在很不公平)。(請原諒我胡扯瞎扯,在台灣時間凌晨四點半我的理智實在所剩不多)DSC00253.JPG  

 

雖然Lincoln College的土地佔據了牛津最熱鬧的High Street,也很盡責的維持老派風貌(意思是淨租給一些理直氣壯不賺錢的惡房客),可是最富有的學院卻不是它,根據可靠消息它還排不到前五名(下輩子不如我投胎當學院好了,躺著不用賺都可以撐到幾個世紀後),在牛津最財大氣粗的學院就是聖約翰St. John's College(我"可靠"的地陪也只知道這間炫富學院,大家就不要太挑剔了)

DSC00238.JPG  
  

一走進它的四合院中,馬上可以看到有別於其他窮鬼學院的派頭(真的有學院窮到沒有辦法裝飾自己的門廊),高聳的羅馬式圓柱們一字排開的大佬氣勢,每根柱子上還有精緻的雕刻襯托出大款的風範,穿過一大片奢侈又難養的的草皮(應該有足球場這麼大,絕對不給踩),整個學院因為還在放假空空蕩蕩,然後我們看到了聖約翰蓋的豪華學生宿舍,我已經很讚嘆的時候地陪告訴我說這是舊的,還有更新的得到建築獎的學生宿舍。我們走了十分鐘還在聖約翰學院的地盤上,好不容易看到最新的學生宿舍,只能說如果學生是看宿舍選學院的話,其他學院就只能等著撿聖約翰不要的貨色,現代化的建築配上石材以及木頭,看起來像高級公寓而非宿舍,我也好想住進去啊,而且竟然還有電梯!我一開始覺得電梯有什麼了不起,等到輪著住一圈牛津學院以後才明白,現代化的電梯在牛津是超級奢侈的事,因為學院都是很古老的建築,古人比較矮小所以樓梯間還有穿梭學院裡面的門都做的很窄小,如果要更新會是一筆相當龐大的費用,想像一下當其他學生要扛著笨重的行李攀爬窄小的樓梯上三樓,有些房間五到八個人共用一間洗手間(我不懂這些人怎麼活下去的),而凱子聖約翰的學生們卻可以輕輕鬆鬆的坐電梯到宿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現代化衛浴,各位就知道聖約翰多麼有吸引力了

DSC00250.JPG   

地陪說這是因為當初有慷慨大方錢太多的凱子(多半是主教或貴族)捐一大筆endowment(財務上的捐助,可以是金錢或者土地)給聖約翰,所以這個敗家子,喔不是,是幸運兒才可以有這麼大的土地以及揮霍不完的財富。羨慕啊羨慕~眼紅啊眼紅~如果以後小孩爭氣一定要他或她來享受一下凱子學院!

 


厲害的還有Christ Church這個有查理一世加持的學院,在17世紀時被選定為英格蘭的首都(據聞查理一世不愛灰濛濛的倫敦,大概是心情灰暗也沒辦法好好做國王),所以在這個學院中有很多當初國王規格的設施,比如說它最著名的迴廊,一樣炫富的超大草皮,還有哈利波特拍片場景(他們用餐的長桌就在這個學院,學院的學生中餐和晚餐都在此進行,不知道有沒有神奇的水壺會自己飛來加水)。這個還有一條很誇張的林蔭大道通往泰晤士河的分支,旁邊一大片的草地養了一群牛(我實在不明白英國人的邏輯,不像看到牛就想到牛奶或牛排的中國人,他們只是養來增加生活情趣的,不明白不明白啊,情趣到底在哪裡?),

DSC00203.JPG

 

牛津每年舉行的划船比賽就在泰晤士河分支進行,河邊還有其他學院租用的 。當然也只有富有的學院才租得起,窮鬼們還是摸摸鼻子乖乖的看吧。


走一走我又看到英國人弔詭的邏輯,在一條看起來正常的橋旁邊有一個標示寫著〝危橋,最多同時容納十個人,請勿在上面逗留〞。按照全世界其他正常人的邏輯應該會把這條橋圍起來不給過,或者乾脆修一修吧?可是讓我很無力的英國人只是意思意思的放一個標示,表示盡到告知的責任,也沒打算要封橋或修橋,誰來告訴我英國人是怎樣?(花了三個星期我終於理解,因為這條橋是很有歷史的古蹟,愛護老祖宗遺產的英國人覺得要好愛護,不要任意修繕才能維持原有的風貌,所以觀光客們自己小心吧,可以邊走邊祈禱看有沒有用)(所以如果在橋上走一走橋破洞人掉下去是怎樣?政府會負責賠償嗎?還是他們會反過來告我體重過重破壞古蹟?啊好混亂啊~)

 

 

奇怪,我明明想寫一篇感性又富有文藝氣息的遊記,為什麼變成無厘頭遊牛津呢?一定是萬惡的時差~



附上牛津學院地圖,接下來學院們會一個一個出場(但是不能帶出場喔),請大家拭目以待。


 

basasc03map.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ffy 的頭像
    Steffy

    Silly Cat 犀利貓

    Stef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